上传作品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名家访谈>“让影像凝结我们共同的经历和情感” ——专访《工人日报》高级记者、著名摄影家于文国

“让影像凝结我们共同的经历和情感” ——专访《工人日报》高级记者、著名摄影家于文国

作者: 新时代摄影
发布时间: 2020-06-19
浏览量: 1279

     事实上,摄影记者或者说纪实摄影家的作品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在拍“自己”。作者本人的情感世界、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决定了他(她)们手中照相机的温度、高度和锐度。 

——于文国

——专访《工人日报》高级记者、著名摄影家于文国

采访记者:曲倩   责任编辑:郭小娇

image.png

1978年11月,参加辽宁省本溪钢铁公司扩建工程的基本建设工程兵的干部战士正在穿过太子河前往工地。20世纪80年代,这支基建工程兵部队在 “百万大裁军”中被撤销。于文国/摄


《数码世界》杂志:于老师好!您从事新闻摄影40多年,成绩卓著,曾连续三届获得过中国摄影记者“金眼奖”和中国摄影“金像奖”、“长江韬奋奖”等重要荣誉。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当初是如何与摄影结缘的? 

于文国好的!非常感谢《新时代摄影》融媒体编辑部和读者对我的关注和支持! 

      我是1978年夏天在基建工程兵服兵役期间,被部队选去参加了三个月的“摄影报道培训班”后开始从事摄影工作的。此前在部队的电影组担任放映员和美工。我想,当时送我去学摄影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我喜欢油画有关,没想到竟然成了我一生的不解之缘。

      毫无疑问,从1978年我拿起照相机至今的这40多年间,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是一段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作为生命的个体,我有幸亲眼见证和记录了这段历史的点点滴滴。所以,特别感谢摄影,更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


image.png

1981年6月,宝钢一号高炉安装现场。1978年12月23日,位于上海入海口的宝钢工地打下了第一根钢桩,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引进的投资规模最大、综合技术最先进的标志性项目正式开工。于文国/摄

image.png

1987年7月,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文艺宣传队的一位女青年歌手在宝钢体育馆登台演出时,模仿着港台歌星的演唱方式与看台上的观众握手。于文国/摄


《数码世界》杂志:您认为当下新闻摄影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您如何评价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于文国随着技术进步和全民摄像时代的进一步深入,人类用于视觉记忆的方法也在发生着大幅改变。此前,以静态影像为主要特征的摄影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类似于1839年“达盖尔摄影术”诞生之后,油画行业(以写实派为主)陆续诞生了印象派、抽象派、现代派、后现代派等流派的历史时期。所以,静态摄影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可以断言,为了应对多种挑战,今后摄影行业不同的叙事方式会更多。即便是相对单一的新闻摄影行业其叙事方式也会越来越多。   

       但是,个人认为,就像是油画界相对写实的经典画法至今占据着主流、写文章离不开遣词造句、写歌曲需要音符一样,人类视觉记忆也永远需要摄影。也就是说,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不会大变。新闻摄影作品在完成传播过程中的几个原则也必须坚持!也就是说,记者必须回答:“瞬间影像+文字说明(或声音解说)承载了多少读者预知而又未知的信息?”、“影像是否可信?”、“瞬间真实具备了多少整体实证性?”、“它的建设性和思想含量、文化品味、历史价值有多少?”等问题。这是衡量新闻纪实摄影是否具备传播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基础,没有了(甚至弱化了)这个基础其它就无从谈起。至于作者的影像表达是否能够“抓住眼球”进而“留住眼球”,影像风格是“传统”还是“先锋”,传播形式是“单干”还是“融合”,都要视传播时的受众需求、公众情绪和传播条件而定。总之,内容与形式高度契合的便是最好的。  

       此前,我曾写文提过新闻照片追求“记实、记事、记史”于一体,大致也有这个意思。  


image.png

1991年7月,特大洪水围困下的安徽省寿县县城。1991年夏,在华东地区特大洪水围困下的寿县古城成为孤岛,时间长达3个多月,城内居民只能翻墙出城。于文国/摄

image.png

1994年12月7日,上海市第一条高架环线—内环线全线通车,参会群众提前到场为通车庆典彩排。由此,上海市“乘车不如骑车快,骑车不如走路快”的严重拥堵状况开始缓解。于文国/摄  

image.png

1995年3月6日,“红嫂”原型明德英在家中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12天后老人辞世,享年84岁。1911年明德英生于山东省沂南县。她用乳汁救八路军伤员的事迹曾经被写入小说《红嫂》、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等。于文国/摄


image.png

1996年6月14日,贵州省赫章县野马川镇一处土法炼铅、锌的炉台。20世纪90年代,这里的环境被严重污染和破坏,许多村里的男青年在征兵体检中竟没有人合格。于文国/摄


《数码世界》杂志:您的作品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入情、入心、入理。您曾经提出新闻摄影记者应该是“24小时的职业状态”,能否结合您的拍摄经历,具体解读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状态?

于文国谢谢!我会把你说的“入情、入心、入理”作为今后拍摄、记录、传播摄影作品的目标去追求。事实上,摄影记者或者说纪实摄影家的作品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在拍“自己”。作者本人的情感世界、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决定了他(她)们手中照相机的温度、高度和锐度。 

       关于“24小时职业状态”的话题是几年前我在中国传媒大学做一个《新闻纪实摄影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时谈起的。讲座结束前,我留了十几分钟让大家提问,一位大学生问,“于老师,做摄影记者是不是很辛苦?”,我先是一愣,然后回答说,“说实话,很累。新闻,随时随地发生,受众,每时每刻都有需求。而且,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渠道越多、越快,受众对新闻信息质量的要求就越挑剔。它不以记者的意志为转移。这就决定了摄影记者不可能固守着8小时的工作模式。即便是睡觉也应该把“天线”拉出来,随时随地保持着与外界的信息扫描,而这根“天线”就叫做“24小时的职业状态。”  

       但是,做任何行业,累与不累又是相对的。如果个人喜欢,再累心里也甜,不喜欢,天天端着茶杯喝茶也会累。体育运动员天天大汗淋漓,但是,他(她)们很快乐!所以,“要我干”和“我要干”,有担当和没担当,为“名利”和为“道理”的感觉很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在入行前务必想清楚,至少,要先问问自己 “为什么拍?”“为谁拍?”“喜欢?一般喜欢?还是根本就不喜欢?”等问题。 


image.png

1997年4月,三峡库区一个正在拆迁的移民点。三峡大坝一、二期工程总移民数量达100多万人,是此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伊泰普电站移民数量的28倍。  于文国/摄

image.png

1998年8月7日15时20分,江西省九江段长江大堤的防洪墙决堤,怒吼的洪水冲进九江市西城区。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受灾人口达2.23亿人。于文国/摄 

image.png

1998年大年初二,上棉九厂的一位管理者脚踩已经砸碎的老纺织机器沉默不语。节后他将带领全厂职工二次创业。1998年1月,因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全国纺织业压锭一千万”在上棉九厂敲响第一锤。  于文国/摄

image.png

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轰炸之后,愤怒的上海民众在上海美国领事馆门前抗议。于文国/摄


《数码世界》杂志:与大多数摄影师不同,您不仅会拍,而且会写,成为全国唯一一位获得过中国新闻奖“摄影、通讯、论文”奖的新闻记者。您认为深厚的文字功底对您的摄影创作和作品表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于文国关于拍与写的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摄影界一个重要话题。

        其实,就摄影作品而言,尽管影像表达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归根到底它属于文化范畴,而文化的根本使命是人。所以,在关注人、理解生命这一点上摄影与文字没有区别。如果稍加留意,在我们的周围,但凡比较成功的摄影记者或者摄影家他们的文字表达都不错,这也凸显出摄影人文学素养的重要。 

       就中国新闻界而言,尤其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一任会长蒋齐生(时任新华社研究员),名誉会长穆青(时任新华社社长),第二任会长范敬宜(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等前辈,都曾不遗余力地倡导摄影记者“图文并重”和“学养”的重要性。事实上,我也是这些倡议的受益者。

      在前辈们的影响下,多年来我几乎把摄影采访和处理照片之外的多数业余时间都用在了阅读摄影之外的书集和社科、人文、经济类的文章上。尽管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在衰退,阅读的内容不一定都能记住,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对于自己明事理、知兴替、懂得失、开视野、把分寸等等,确实受益良多。 


image.png

2002年8月31日,铁路建设者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风火山隧道工地艰难地掘进。此地海拔5100多米。于文国/摄

image.png

2007年7月15日,鸟巢工地的农民工宿舍。2008年4月,被世界评选为“世界十大建筑”之首的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全面交工,参建人员90%以上为农民工。于文国/摄

image.png

2008年5月14日清晨,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映秀,幸存的灾民向都江堰、成都方向逃难。于文国/摄      


《数码世界》杂志:2017年您曾在中国摄影展览馆举办了《于心无悔》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摄影家系列作品个人影展,受到了业界和社会好评。近期您又出版了《中国工人:一个阶级与一个时代》的大型图文书,在4月23日的国际读书日,还作为“一部记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历史的最完整图书”推上了学习书目,您能分享一下如何以立体化的方式讲述四十年来中国变化的吗?

于文国我一直在新闻媒体工作,本身就有发表作品的平台,所以,在中国摄影展览馆为我举办个展前,我对办影展的认知是很不到位的。2017年是中国文联摄影中心主任、原新华社著名摄影记者刘宇几次和我商量之后才下决心举办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办个展。在此期间,尽管我留在展场里的时间很少,但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观众写了满满的四个留言簿,大家的评价和鼓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曾几次看到素不相识的观众在展场里流了泪,有的还反复走进展场。说实话,这次展览从官方到社会产生了那么大共鸣是我不曾想到的,也颠覆了我对办影展的认知。所以,我特别感谢策展人刘宇和友情出任策展助理的陈小波、徐志强、吴砚华等朋友。

2019年底,由中国工人出版社为我出版的《中国工人 :一个阶级与一个时代》的图文书,可能出版社考虑到是雅昌精装印刷,成本有点偏高,第一次印刷了5000册,然而,也是出乎意料,没等召开首发式就卖完了,这几天出版社正在赶着第二次印刷,等疫情过后办个首发式……
我在想,在我从业的四十多年里,因为我一直在一线做摄影记者,我国发展的大节点我多数都是见证者和力所能及的记录者。所以,影展也好,出书也罢,读者喜欢这些作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作品本身所承载的信息含量,在那些真实的、平实的影像记载中凝结着我们共同的经历和情感。谢谢!

image.png

2017年2月7日(正月十一),甘肃省陇南武都返乡农民工组成的“武都高山戏”演出队走门串户做祈福演出。武都高山戏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文国/摄  

image.png

2017年8月13日,辽宁省本钢7号高炉大修现场的工人顶着热浪清污。本溪市曾因本钢污染而被称为我国“在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2017年被评为绿色花园城市。于文国/摄

image.png

2019年2月6日(大年初二),贵州省威宁县石门乡在脱贫攻坚中因旧房改造而暂住在过渡房里的李雪(8岁),正在哥哥竖起的简易篮球杆前练习投篮。于文国/摄

image.png

2019年4月5日,我国"西海固"海原县史店乡的万亩红葱种植基地正在春播。这里的农民实施土地流转后成为“新农合”的永久股东,并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挣钱。于文国/摄

image.png

2020年4月24日,正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建设工地上高空作业的工人。为了抢回被“庚子大疫”耽误的工期,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从外省回到工地,并于3月初正式复工。于文国/摄 




本刊评论

     摄影是一种旷日持久的修行,需耐得住寂寞、清贫与艰苦。于文国老师的镜头语言不图一时快感,却贯穿平缓、凝练的格调,揭示主题的内涵,记录和表现其中所承载的时代价值,留给观者更多的想象和思考。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聚焦中国的基层,他的作品不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历史过程,同时记录了中国职工拼搏奉献砥砺奋进旳时代风釆。他的作品不是见物不见人的空泛浅薄之作,也不是“机器+职工”的影像叠加,而是从宏观到微观多视角有创意地展现了在经济建设、生产活动、企业文化业余生活中广大职工艰苦奋斗的职业精神和真情实感。我们从于文国作品中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大写的人,是一批批有血有肉的中国脊梁,是一个时代的中国精神。

       他的摄影作品的成功之处是充满真情实感,以情动人。当今,有不少的新闻照片往往注重的是用光、构图、点线面等,而他注重的是打动人心的背后的故事,所以他的照片入情、入心、入理。他的作品里蕴含着永恒的情感,所以有筋骨、有道德、有理想、有温度。

       40年来,他所表现出的勇气、良知与毅力,以及不断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超越,充分展示了一个优秀摄影家的价值和魅力。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文献特征和人文立场,他用镜头锁定的时代瞬间、新闻维度与细节深度,不仅仅是在替公众观看,守望和记录,更使受众在他的影像之河前思考和觉悟,“在这里,我们读懂中国”。

       在业界,于文国被称为专家型摄影记者,他不仅对新闻摄影事业充满热爱与激情,始终冲锋在新闻一线,在从业40年间,记录下无数珍贵而富有时代气息的影像瞬间。同时,他一直保持冷静的思考,关注着新闻摄影的发展变化,撰写了探讨新闻摄影改革发展的重头文章,起笔成文,上阵能拍,是一位真正的两翼并重的摄影记者,是中国新闻摄影界难得的全才。

      每个行业都有一座山峰,在新闻摄影领域,于文国一直默默地向着高峰攀登着,到达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在40年摄影生涯中,他几乎走遍了祖国各地,他是一个将摄影融入到生命中的新闻人。读他的作品给人感受最为强烈的不是技术,是他融入其中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解读视角。在对基层民众的关爱和重大事件的关切中,许多不可重复的历史节点和瞬间被他一一“凝固”,成为非常珍贵的影像文献。

      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自媒体时代,能拍会写、冷静观察、客观思考的摄影记者,永远不会过时,愿于文国的摄影从业经历及经验能给更多的年轻摄影者以启迪!


 



摄影家简介




image.png

(郝远征/摄)

摄影家  于文国




于文国简介: 
      中国工业摄影协会副主席、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兼纪实委员会委员。曾任《工人日报》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5、6届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自1978年起从事新闻纪实摄影至今,先后做过农民、军人、工人、记者等。足迹遍及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曾被媒体描述为“无论是国家重大新闻现场,还是偏远的工地、车间、工棚,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目前我国惟一一位获得过中国新闻奖“照片、通讯、论文”奖的“两栖”记者。
      第一、二、三届中国摄影记者“金眼奖”、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等称号的获得者。




于文国封面及杂志页欣赏


 


image.png

6期《数码世界》封面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于文国杂志页欣赏